林格科技模具计数器安装在模具合模面上,采集模具的合模次数、节拍、工作启停时间段等信息,并通过蓝牙与网络传送到云端指定服务器上。模具计数器依靠电池供电,更换方便,工作时间可达1-3年。•开合模次数依靠电容感应进行自主学习计数,无机械接触,使用寿命长。•定位功能:蓝牙版本依靠基站自身定位,信息准确。4G版本依靠服务商的基站计算得出定位,掌握模具位置。•电池使用耐高温版本,能长时间在高温环境进行工作,配合低功耗工作模式,安全且高效。希联模具计数器准确掌握模具生产时实际周期,和模具生产数量。多功能模具计数器掌握成型周期

模具计数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数据的***监控与分析。其实时采**模次数、节拍和停工作时间,并通过云端上传,帮助企业精确掌握产量和成型周期(误差±200ms)。配套软件提供模具台账、状态监控、寿命计算及保养提醒等功能,实现数字化管理,***降低人工成本。定位功能(蓝牙版精细定位,4G版误差<1km)确保模具位置透明化,消除非法转包风险。数据三重存储和OTA升级功能进一步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。这些优势已得到施耐德、A.O史密斯等世界500强企业的认可,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。小巧模具计数器软件蓝牙版本工作环境温度-20℃-85℃;4G版本工作环境也为-20℃-85℃。

模具计数器的注塑外壳采用 PA66 粒子制作,并添加了玻纤材料。PA66 粒子本身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,能适应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高温环境,确保设备在高温条件下稳定运行。而玻纤材料的加入,进一步提升了外壳的机械强度。这使得外壳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撞击、挤压,有效保护内部的电子元件不受损坏。在复杂的工业生产车间,模具计数器可能会受到各种外力影响,其坚固的注塑外壳可以抵御这些外界干扰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减少因外壳损坏导致的设备故障,保障数据采集和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。
模具计数器在安全性设计上展现出的工程智慧。其供电系统采用进口高稳定性一次性锂电池,通过 ISO 16750 严苛环境测试认证,在 - 20℃至 85℃极端温域仍能保持 ±0.1V 电压波动范围内的稳定供电。电池组经过百万次充放电模拟测试,结合防漏液密封工艺,确保在 10 年设计寿命周期内零电解液泄漏风险。 防拆报警系统采用三重防护机制:物理层嵌入防拆微动开关矩阵,电路层集成电压突变检测算法,数据层部署动态加密芯片。当检测到异常拆解行为时,设备立即触发高分贝蜂鸣报警,同时通过 LoRaWAN 物联网模块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带 GPS / 北斗双定位的报警信息,定位精度达 ±2 米。云端平台实时生成防拆事件报告,包含拆解时间、地理位置、设备状态等数据,并同步推送至企业安全管理系统。 该设计方案通过欧盟 CE 认证及中国特种设备安全认证,经国家模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,防拆报警响应时间小于 300 毫秒,误报率低于 0.01%。实际应用数据显示,采用该系统的企业模具被盗率下降 87%,生产数据泄露事件归零,提升了智能制造场景下的资产安全防护水平。蓝牙版本安装时需要授权锁定。配合安装蓝牙基站。4G版本安装时,需要授权锁定。

模具计数器软件具备模具保养及报废提醒功能,有效提升了模具的维护管理水平。软件根据模具的使用数据和预设的保养周期,自动计算出模具的保养时间点,并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送保养提醒。在保养过程中,软件还可以记录保养的详细信息,如保养日期、保养内容、保养人员等,方便企业进行追溯和管理。当模具达到报废标准时,软件会发出报废提醒,帮助企业及时处理报废模具,避免因使用老化模具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同时也能确保生产安全 。两个版本的网络制式为蓝牙版本尺寸2.4G,4G版本为4G。小巧模具计数器软件
希连模具计数器基站定位监管模具位置,杜绝非法转包。多功能模具计数器掌握成型周期
高效适配与***兼容性模具计数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工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,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生产环境。无论是高温注塑车间还是低温仓储环境,其耐温范围(-20℃至85℃)和IP65防水等级确保了稳定运行。蓝牙版本适合工厂内部高精度实时监控,而4G版本则适用于远程或分散式生产管理,无需额外基站即可实现数据上传。产品兼容原机械计数器安装槽孔,无需改造模具结构,大幅降低了企业升级成本。同时,其模块化设计支持OTA远程升级,可随时更新功能,满足未来智能化扩展需求。这种高度适配性使其成为传统机械计数器的理想替代方案。多功能模具计数器掌握成型周期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dgdq.ehsy.com-shop.chanpin818.com/gkxtjzbyb/qtgkxtjzbdn/deta_28899948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